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二章 外部市场与地区工业化进程
第一节 外部市场与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约束条件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
第三章 当今世界主要地区市场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 世界市场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世界主要地区市场结构
第三节 世界主要地区区域经济制度演进
第四章 亚洲地区市场结构的演进与变化
第一节 亚洲地区市场规模的变化
第二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亚洲地区需求结构变化
第三节 亚洲区内进口市场发展及其结构性变化
第五章 亚洲地区合作进程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有影响力的三大谈判进展
第二节 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中国与亚洲地区经济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中国与亚洲经济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中国与亚洲经济相互影响
第三节 中国与亚洲经济关系的变化趋势:互为市场
第七章 中国崛起的地区市场效应
第一节 东亚区域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节 中国的市场提供者地位
第三节 中美在亚洲国家出口市场上的相互影响
第四节 中美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的相互影响
第五节 主要结论
第八章 中国参与亚洲地区合作的进程
第一节 中国参与亚洲地区合作现状及作为
第二节 亚洲区内主要经济体合作战略对中国构建地区合作制度的促进与制衡
第三节 中国面临的多边合作框架重构的挑战
第九章 中国整合亚洲市场的战略方向与路径
第一节 中国整合亚洲地区市场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整合亚洲地区市场的主要路径
第三节 中国的亚洲地区合作战略
图目录
图2-1 封闭条件下“标准”的大国工业化进程
图2-2 大国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进程
图2-3 亚洲市场与工业化关系的演进
图2-4 内外需的作用与地区经济结构转型
图2-5 亚洲地区需求结构的变化过程
图2-6 中国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
图2-7 中国外资流入比较
图2-8 中国需求结构的变化
图3-1 世界商品贸易长期增长变化情况
图3-2 世界及各主要地区贸易依存度的变化
图3-3 世界出口的地区分布结构变化
图3-4 世界进口的地区分布结构变化
图3-5 世界贸易收支平衡的地区分布结构变化
图3-6 各地区进口依存度和区外进口依存度
图3-7 各地区出口依存度和区外出口依存度
图3-8 世界商品出口的产品结构与变化趋势
图3-9 世界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化
图3-10 世界制成品出口的地区分布结构变化
图3-11 世界燃料矿产品出口的地区分布结构变化
图3-12 世界农产品出口的地区分布结构变化
图3-13 世界出口的产品与地区分布结构的变化
图3-14 北美地区贸易总量与增长
图3-15 欧盟(27国)地区贸易总量与增长
图3-16 2012年欧盟对外贸易的国别结构
图3-17 拉美地区贸易总量与增长
图3-18 2012年拉美对外贸易的国别结构
图4-1 亚洲国家GDP规模及其占世界GDP比重变化
图4-2 亚洲各经济体占世界GDP比重变化
图4-3 亚洲最终消费占世界最终消费的比重
图4-4 亚洲投资占世界总投资的比重
图4-5 亚洲贸易平衡
图4-6 亚洲GDP构成
图4-7 亚洲需求规模的变化
图4-8 亚洲发展中国家消费规模的变化
图4-9 亚洲发展中国家GDP构成
图4-10 2012年亚洲发展中国家、日本、欧盟和美国消费结构的比较(GDP=100)
图4-11 2012年亚洲需求结构
图4-12 2005~2012年亚洲人均收入与储蓄—投资模式
图4-13 中国与亚洲在地区需求结构中的地位
图4-14 2005~2012年中国与亚洲在地区需求结构中的变化
图4-15 亚洲进口占世界比重
图4-16 亚洲主要经济体进口占世界总进口的比重
图4-17 亚洲消费品进口占世界全部消费品进口比重、亚洲区内消费品进口占亚洲
全部消费品进口的比重
图6-1 中国在东亚地区贸易中的地位变化
图6-2 美国从亚洲进口占其全部进口的比重
图6-3 截至2012年亚洲资本流入、流出存量
图6-4 中国对亚洲产品出口结构变化
图6-5 中国对亚洲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对亚洲所有产品为100)
图6-6 人口规模、GDP、人均收入与经常项目占GDP比重
图6-7 2009年亚洲各主要经济体消费结构与“标准模式”的偏离值
图6-8 中国与亚洲地区和美国的贸易平衡状况
图6-9 美国从东亚进口占其全部进口的比重
图6-10 东盟对美国、中国出口占其对世界出口的比重
图6-11 中国和东盟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图6-12 中国—东盟相互投资及其增长
图7-1 中美消费品进口占世界消费品总进口量的比例
图7-2 中美消费品进口增长率154
图7-3 在1998~2012年时间段上变量lncch、lngdp、lncus的脉冲响应函数
(2阶滞后)
图9-1 TPP成员占美国进出口市场比重
图9-2 对话伙伴关系确立以来的中国—东盟贸易
表目录
表1-1 结构设计与主要结论
表3-1 21世纪以来美国对外贸易的区域分布变化
表3-2 美国商品贸易总额中各地区各类产品所占份额变化
表3-3 欧盟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结构
表3-4 欧盟商品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中各地区各类产品所占份额变化
表3-5 欧盟2012年贸易收支平衡结构
表3-6 2012年欧盟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收支
表3-7 拉美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结构
表3-8 拉美商品进出口总额中各地区各类产品所占份额变化
表3-9 拉美2012年贸易收支平衡结构
表3-10 2012年拉美4国贸易收支平衡
表3-11 欧洲区域经济制度关系的发展
表4-1 世界主要经济体GDP规模比较
表4-2 2005~2012年亚洲需求结构的变动份额
表4-3 地区进口结构(以各国自身从世界进口为100)
表4-4 地区进口结构(以各国从地区进口总和为100)
表4-5 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与亚洲从世界进口比较
表4-6 从用途角度划分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与亚洲进口结构的比较
表5-1 五个“10+1”自贸区的关税削减比率
表6-1 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关系
表6-2 中国对世界及亚洲的贸易平衡
表6-3 截至2012年地区资本流动(存量)
表6-4 截至2010年中国对亚洲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方向构成
表6-5 亚洲主要国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变化
表6-6 亚洲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表6-7 按产品类别划分中国对东盟的减税结构
表6-8 2005~2010年中国、东盟与发达国家私人消费比较
表6-9 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依存度
表7-1 东亚其他经济体对日本出口比重变动
表7-2 东亚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出口比重变动
表7-3 东亚经济体对美国出口比重变动
表7-4 东亚经济体2000~2012年按BEC分类的出口产品结构变化
表7-5 东亚经济体2000~2012年对中国分类出口比重变化
表7-6 东亚经济体2000~2012年对日本分类出口比重变化
表7-7 日本与其他东漾家的贸易紧密度
表7-8 中国与其他东漾家的贸易紧密度
表7-9 美国与东漾家的贸易紧密度
表7-10 中国进口与其他东漾家的贸易互补性(1995~2012年)
表7-11 中国与其他东漾家的贸易竞争性(2000~2012年)
表7-12 中国、日本和美国在东亚各经济体最终消费品出口中的比重变动
表7-13 变量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7-14 变量ex2ch、ex2us、gdp之间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表7-15 亚洲国家对美国的出口与其对中国的出口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PMG和MG估计结果)
表7-16 亚洲国家对中国出口与其对美国出口的Granger因果检验
表7-17 美国从世界各国的消费品进口对中国从世界各国的消费品进口的影响
(系统GMM估计)
表7-18 方差分解
表9-1 1991~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变动情况
表9-2 中日韩贸易在三国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内容介绍
本书从地区角度出发,主要以未来5~10年为研究时段,对亚洲工业化面临的市场问题以及中国调整与亚洲地区关系的可能性、可持续性进行探讨。同时本书还运用计量方法,对中国崛起引起的地区市场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
作者介绍
赵江林,女,汉族,1968年8月17日出生。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曾在日本、美国研究机构和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有亚太地区经济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及菲律宾国别研究。著有《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增长与战略调整》《中国周边贸易环境监测指数报告2012-2013》《列国志——巴布亚新几内亚》《中日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研究》《东亚技术供给、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世界市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奇丽的岛国——菲律宾》等,并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刊物及媒体发表论文及文章数篇。